很多人有多重性格,或者叫人格分裂。在葡萄酒中浸润久了,会知道葡萄酒其实也如此,也有多重禀性,也会“酒格”分裂。
瑞士也是如此。所以,忍不住再说一次。
烈酒的“酒格”,基本可以归纳为烈。当然,烈,也有不同的烈。不过,万变不离其宗,烈酒烈酒,特点就是个烈嘛。
而啤酒“酒格”,如果用流行的网络语言说,就是挺屌丝。刚接触这个词,还真云里雾里,不懂这是肿么个意思,而且也比较难听,不明白为何会大行其道。
也许,是因为当今世界,变得越来越平。社会碎片化,个人原子化,人类进入大师凋零、竖子成名,山中无虎、猴子遍地的时代。高富帅白富美毕竟稀少,左顾右盼,周围大多是屌丝。虽然听起来不雅,不过用这个词形容啤酒“酒格”,太合适。
至于葡萄酒,就难以一言而蔽之了,“酒格”复杂,起码有三重。
,葡萄酒比较柔。
听起来像废话。别急,这里面有说头。在葡萄酒国家,喝葡萄酒没有性别之分,全民皆喝。不过,在很多地方,尤其是烈性酒普及的地方,葡萄酒会被看成是更适合女性饮用的酒。
首先是因为葡萄酒的酒精度不高。葡萄酒的酒精是通过葡萄糖分发酵转化而来,酒精超过16.2度,酵母就停止发酵。同时,按照国际葡萄酒组织的规定,低于8.5度的不叫葡萄酒。所以,葡萄酒的酒精度基本在12度至15度之间。
过去听老师授课时,记住一句话——如果看到14度以上的葡萄酒,别犹豫,赶紧掏腰包拿下。随着“酒龄”渐长,“酒历”增加,知道这句话原本没错,度数高,说明成熟度好。不过,现在似乎需要做些修正了。首先,要看产区。通常,欧洲一些国家气候凉爽,葡萄糖分低,通常酿造出的是12.5度的葡萄酒。但是,新世界地区气温普遍较高,所以14度甚至更高的酒比比皆是。其次,要看年代。随着全球升温,在欧洲主要产区,近些年来十三四度的酒也开始频频出现。
这种情况下,葡萄酒度数高未必是好事。酒精度低了自然口感不爽,但是高了有可能是糖度积累过快的结果,会导致芳香物质不够,酒质粗糙,造成chaud(热)的不良感受。当然,有些高于20度的加烈葡萄酒另当别论。最近听说国内还出现了81度的葡萄酒,呵呵,比医用酒精度数还高,用来消毒似乎更合适。
与动不动四五十度甚至六七十度的烈酒相比,十来度的葡萄酒当然柔和多了,所以有了葡萄酒适合女性喝的说法。
不过,未必柔酒就一定适合女性,实际上,女人对酒精的化解能力,未必低于男性。有个调查,喝酒的男性数量是女性的16.7倍,但是在人均酒量上,女性以日均192.5毫升完胜男性的159.7毫升,验证了“一般女人不喝酒,女人喝酒不一般”的说法。这个调查可能不很靠谱,不过,常在酒桌上混的人,都熟知另一句话——斗酒最怕遇到三种人:戴眼镜的,揣药片的,还有就是扎小辫的。看似文质彬彬的书生、病怏怏的弱汉,实际上都可能是会让你竖着进来横着出去的阴人呐。比这两种人更恐怖的,就是扎小辫的了。遇上能喝酒的女人,遵循老祖宗的那句话,好男不跟女斗。否则,好男会死得很难看。
说葡萄酒的柔,可能是强调葡萄酒体现的情调——它的主要功能之一,是让人心变得软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