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后,人们逐渐掌握了酿酒工艺,摸索出了酒由口感刺激变得醇厚幽雅的方法——封藏。
历史中的封坛酒
自酒诞生以来,就具备了“礼仪”的功能。在仰韶文化时期,酒常常出现在宗教祭祀等重要场合中,作为人们向信仰世界传达敬意、忠诚,并寄托美好祝愿的物质媒介。
“封坛”可追溯至上古大禹时期,传说造酒始祖仪狄作酒献与禹,“帝乃亲诣祭酒、封藏以奉祀,设坛祭之。”
由此可知,至晚在五帝时期,封坛就已成为中国酒礼的一部分,人们会举行封坛仪式来表达对天地造化的感恩,同时封坛也是社会习俗和信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而在封坛酒成为礼仪之前,古人就已经开始借助封藏来提高酒的品质了。
位于渑池的仰韶文化博物馆里,藏有一个体型较大的小口尖底瓶,该小口尖底瓶出土于仰韶村遗址,腹部以下有泥土及腐殖质的残留痕迹。
经科学分析发现,这些泥土源于小口尖底瓶曾被半埋于坑穴内,腐殖质痕迹则是有机物填充坑穴所留。小口尖底瓶鼓腹尖底的特征使其具有澄清酒液的作用,因而也可用作藏酒器。
为什么热衷于封坛酒?
酒为百礼,封坛为礼之至尊。
正如明宣宗在《酒谕》中说:“无酒不以成礼”。在长达五、六千年的发展中,酒与“礼”始终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“酒洽百礼”,几乎所有的礼仪都离不开酒,“仰郊昊天,俯祭后土,歆祷灵祇,辨定宾主”,酒涉及到人们生产活动、人生礼俗的方方面面。
饮酒活动透射着中华民族的性格、情趣和精神寄托。晚唐诗人韦庄《菩萨蛮·劝酒》“珍重主人心,酒深情亦深”,由此可知,中国人讲究“礼”,崇尚“诚”,喜“众饮”,酒在其中是人们传达深情厚谊、真挚情感的重要媒介。
封坛酒的美妙之处,不仅在于可以得到一坛美酒;更在于蕴含着美好祈愿所表达的情感祝福,承载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。
那些没有来得及表达的情感,会像封坛酒一样,随着时间的积累,愈发深厚、深长。为自己封一坛酒,无论自酌自饮或聚友而饮,独处狂欢皆有排面;为企业封一坛酒,年会、庆典开坛,成功喜悦翻倍;为孩子封一坛酒,金榜题名或结婚嫁娶,酒香情更浓;为好友封一坛酒,庆祝友谊地“酒”天长。
该二维码7天内(前)有效,重新进入将更新 (请使用微信扫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