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光良选择慢下来“修内功”时,这一席已经稳稳当当。
在依然传统的酒业,光良是特殊的个例,旁逸斜出,反叛不拘,市场基础却很扎实,所以其成功经验被翻来覆去地剖析解读。
2019年次对话光良酒业创始人、首席品牌官赵小普时,他说光瓶酒的盘子很大,光良未必不会成为其中的50亿、100亿酒企。
时间证明,光良正在向这个目标前近,但要问怎么做到的,赵小普其实也没办法给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,只是说,“流水不争先,争滔滔不绝”。
回看这五年,光良其实有几个角色——首先是观察者,出场是开局者,然后是竞争者,最后是务实者。当然,这四个角色并非按时间顺序出现,而是共同存在,光良会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主要角色。
洞察
2019年,被认为是光瓶酒发展的分水岭,光良成为这一年的黑马。
但选择光瓶酒赛道是2018年甚至更早之前做出的决定,这种预判能力或许可以在光良的“成功密码”中排在前列。
“我一直认为,光良会壮大的一个核心原因,与前几年名优酒企把贴牌砍掉有很大关系。他们批量地砍掉,市场空白谁来填补?一定是更优质的光瓶酒来填补。”在赵小普看来,市场热度的变化来自于行业内部调整,然后才是消费者需求被引导。
从选对赛道开始,光良的每一步都在洞察行业的基础上踩得很稳——当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的时候,先确定自己不能做什么。
所以区别于传统光瓶和名酒光瓶,光良是现代化光瓶白酒。
在赵小普看来,白酒品牌发展的阶段,与地域、生产方式、原料等生产要素强相关,比如茅台、五粮液、泸州老窖等;第二阶段则开始讲文化,比如舍得、酒鬼酒,包括做年轻化的江小白。
而今天光良再去讲这些,既没有优势,也缺乏效率。反观市场,什么样的新品牌和新产品更能有可能撬动消费者的感知,那一定是符合现代化逻辑的。
于是数据瓶面世,并且迅速成为被普遍模仿的对象。
那么,什么样的企业价值观,更能匹配这样的品牌和产品?
光良从“撕掉包装见真诚”中提炼出了“不装”,并以之贯穿内外。对于品牌而言,“不装”是把自己明明白白地呈现给消费者;对于市场而言,“不装”是和经销商、终端达成真诚平等的关系;对于管理而言,不装是快速决策、快速执行的效率命题。
到这里,光良已经思考清楚了赛道、产品和理念,这是决定成败的基本条件。
光良这几年的动作虽不算多,发声也不频繁,但基本每次都正中红心。因为每踏一步,都要来回反思行业、研判趋势和内部博弈。
作为观察者,光良始终保持对行业清醒的洞察,这样的思维方式不失为一种很硬的“软实力”。
开局
上市之初,云酒头条曾与光良的多个经销商、终端、消费者交流过。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,没有包装却胜过盒装酒所承载信息量的“数据瓶”,独特的外观呈现的自我表达,让光良成功叩开市场。
这是光良的开局,也是数据瓶白酒的开局。
赵小普还透露,光良的“新大招”已经筹备了一年,待时机成熟就会推向市场,大概率在今年。或许,这将是另一个类似“数据瓶”的现象级产物。
从一开始,光良就是破局而来,不管是最早的数据瓶、纯粮光瓶,还是后来的去包装化、光瓶酒新世界、全面to C,五年来在光瓶酒的各个阶段、各个小风口,光良都是开局者,至少是开局者之一。
以纯粮光瓶为例,“数据瓶”的设计就是为了突出纯粮,而光瓶酒企业纷纷主打纯粮概念则是在2021年国家标准化管理会发布白酒“新国标”即将施行之后。
2021年,光良提出“光瓶新世界”,希望以自身的努力,不断探索更多可能,希望所有行业从业者及合作伙伴,能够踏在光良身上,进入光瓶新世界。
旧世界以价格升级为市场发展逻辑,而新世界以消费者为转移,产品即用户洞察、品牌即用户沟通、市场即用户运营。
这对于长期都是单纯“卖货”的光瓶酒行业而言,是一记响雷——原来光瓶还能这样做,原来光瓶酒值得这样做。
其实到这一步,光良为“全面to C”埋下的引线已经很明确。自然,光良也是率先提出全面to C的光瓶酒企业甚至白酒企业。
赵小普表示,做B端是在行业中做品牌,做C端是在大众中做品牌,所有品牌到最后都是靠消费者,但多数品牌的成长是靠经销商推动,而不是消费者自然而然地主动选择。
光良选择做这件所有酒企都认为很难的事情,就是为了让消费者感知到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,消费者的感知越明确,对经销商、终端等合作伙伴的动销助力就越大。
其实所有厂商都知道to C的重要性,只是光良选择先做再说。
行业对于光良的好印象和高期待,某种程度上也是基于光良是开局者的这种认知,这是一种自然而言的信任。因为是开局者,所以有品牌号召力。
光瓶酒发展的不同阶段,都有其“开局者”,推动着这个行业的改变,或大或小,或快或缓,这五年光良也是其中之一。
压力
上市年终端销售额5.8亿,第二年16.35亿,第三年30亿……到目前,光良已有100万终端、600+经销商,累计超3亿瓶销量。
所谓压力,不是光良的压力,而是光良就是压力本身。
在光瓶酒行业,光良属于竞争者。
在市场端,光良保持每年30%左右的增长,有意思的是,在不主动招商、2023年终端数量增长不到20%的前提下,光良2023年依然实现了销售增长30%。
“业绩上涨来自于我们的老市场,已经做了三四年的老市场,仍然还有20%-30%的增长,这是我们觉得最良性的一个事情。我们不想要爆,事情的发展都有其规律,我们每年保持这样的增长,流水不争先,争滔滔不绝。”赵小普说。
从省级市场来看,增长最快的是安徽,在“东不入皖,西不入川”的行业定律下,光良把安徽的多个市县做成了样板市场。
在“AIIC2023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”上,安徽巢湖的光良经销商储长伦就分享了他的经验——从酒企辞职加入光良经销团队,3个月800家终端,6个月1200家终端,3年2000万销售,过去一年深挖乡镇市场,深耕餐饮渠道,开发非传统渠道。
在他看来,虽然安徽地产品牌众多,消费者认可度高,本土上市公司省内竞争激烈,但是百元内没有光瓶酒主流产品,大公司有产品占位却不够重视,而光良有全国化战略和全新的市场打法。
储长伦并非个例,光良在江苏、浙江、山东等多个省份都表现得相当好,甚至大单品在某些县级市场已经能争个前三。
更重要的是,光良与经销商始终是紧密友好的关系,头部酒企放在位的厂商共建、共赢、共享,光良也做到了。
在品牌端,光良签约奥运冠军邹市明为品牌代言人、植入几十部大火的影视剧综艺作品、与敦煌博物馆联名等。
而这些品牌投入,都有更落地的衍生举措与消费者达成强相关,这也是全面to C的战略部署之一。
以植入《八角笼中》为例,光良联动经销商和终端,向消费者派送电影票。“我们不仅植入了一部电影,让消费者进电影院就能看到,我们还送电影票,送了几千万的电影票,买酒送票。”赵小普表示,这是从传播到动销的一整套动作。
不久前,光良首次上榜《2023中国白酒品牌价值榜》,以9500万的品牌价值位列第69位,是榜上最年轻的品牌。
在产业投资端,光良在成立初期得到大望资本的天使轮投资,2020年又陆续获得高瓴资本、BAI、XVC、野格资本等机构数亿元投资,广受资本市场认可。
可以这样认为,目前的光良已经成为一家综合实力很强、发展通道很稳定的酒企,成为光瓶酒板块的核心竞争者之一。
务实
此次对话,我们抛出的个问题是,“2019年时,有想象过五年后的光良吗?”
赵小普回答,“我们一般不做那么长远的设想,当时就希望能做一个有消费者认知的产品,在中国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光良的货架,这个货架不是只卖现有产品,而是成为消费者的一种认知选择,我们‘非分’的设想就是消费者不需要选择品牌了,光良就能代表这个品类的一个选择。”
他判断,光良可能还需要5-8年时间才能找到自己的天花板——目前百亿左右的光瓶酒企业,拥有两三百万家终端。只要光良把基础做实了,按照过往的既定路线走,就能保持稳定增长,最终触摸到这块天花板。
基于此,可能光良和外界想象的“激进”不同,而是更趋向“稳”,不追求市场大爆,也不会有吸引眼球的大动作。从2022年开始,光良就放缓招商,沉稳下来修内功。
伴随全面to C提出的“和自己人喝光良酒”也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光良的品牌宗旨。因为“不装”虽然够酷,虽然准确传达了企业价值观,但仍与消费者有一定距离,而“和自己人喝光良酒”是与消费者的直接对话,有足够的想象力和场景化。
朴素的口号,同样是务实的表现。
以出新出奇打下身家的光良,五年后却用“稳”来指导市场、营销、品宣等一切动作,这种反差,其实正是光良的洞察,当下的主要角色就是务实者。
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光良过去的五年,赵小普认为是“相对坚定地去走每一步路”。
相对是因为要保持观察、质疑和反思,坚定是确定了之后就踏实去做、务实向前。
光良这五年,打开了白酒行业新的可能性——在高度饱和的市场还能冲出一个这样的品牌,也证明了这种可能性很小。步步为营,面面俱好,才有可能站稳脚跟。
该二维码7天内(前)有效,重新进入将更新 (请使用微信扫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