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11,对于酒业来说,从来不缺热点话题。
2014年的双11,行业架起一个“火炉”,酒仙网往里扔100块,1919也丢100,俗称“烧钱”。那时候,这种玩法叫“流量经济”,时髦点的说法称为“互联网思维”。
2021年,7年过去了,他们都有了各自的新玩法;而电商的“烧钱”大战却还在继续,只是焦点已经从垂直电商转向平台电商,依然少不了各种神奇的“补贴”和优惠玩法,在力度上也毫不手软。
其实,从宏观经济走势来看,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.9%,相比前两个季度,“破5”表明经济修复在放缓。也就是说,在经济放缓和疫情反复的大背景下,电商平台在双11为了拉高销售额和不断刷新数据,更要在各种补贴上下功夫。
首先,延长活动周期。现在的双11战线已经被拉的特别长,已经从1天变11天,再从11天到1个月!
据数据显示,天猫平台今年双11总交易额(GMV)定格在 5403 亿元,再次创下新高,同比增长了8.45%;而在京东平台今年也刷新了双11的记录,下单金额超 3491 亿元!除此之外,抖音、小红书、拼多多等社交电商平台也在这场狂欢之中拿下亮眼的数据。
平台电商手段齐出,又拿下销售增长的数据!但对于白酒产业而言,平台电商似乎又在重演垂直电商曾经的“低价”戏码,果断瞄准名优白酒“薅羊毛”!
以拼多多等平台电商为例,其号称“百亿补贴”板块之下的不少名酒就在平台给出的各种优惠、补贴之下,实际成交价格已低于市场价;在其他电商平台,往往都有平台给出的全品类通用的“大额补贴券”,如果“精打细算”去叠加使用,名优白酒的底价也被迅速“击穿”。
这里的逻辑很简单,名酒有品牌力,也就成了电商平台引流的“噱头”;虽然攀上了某平台的排名榜单,却也成了核心产品价格穿底的“重灾区”。
当然,这样的一波操作下来,电商平台倒是赚了数据;但对于以线下渠道为主的厂家而言,尤其是名酒企业,其市场价格秩序也有遭到冲击的风险,市场的实际影响其实挺大。
电商平台的“补贴”看似帮助商家、厂家拉动销量;但实际上这种“补贴”力度一旦没掌握好,对于酒业而言,就是弊大于利。而且,这种依靠优惠形成的短期低价还有可能冲击线下众多经销商的利益。
特别对于名酒企业来说,过去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,才“收编”和整顿好线上平台的价格;如果被双11的“补贴”战再次打乱控价节奏,也是得不偿失。
如果说7年前的双11,白酒企业还是在积极拥抱“电商”;而今天对于双11,已经是一种夹杂着“恨”的复杂情绪。
这里有被“绑架”被迫参与平台优惠活动的商家;更包含上游厂家对这种补贴所产生“低价”的痛恨;还有被绕晕在各种补贴中的消费者......
总的来说,对于以线下为主的酒行业来说,在双11这场“补贴”的狂欢盛宴中,多数都不是赢家。
那么,当上游厂家和商家都对平台电商夹杂着复杂情绪时,我们应该再次警示其潜在风险和反思其价值定位。
该二维码7天内(前)有效,重新进入将更新 (请使用微信扫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