凭什么说天下清香出汾州
悠悠华夏,江河万里。有水的地方就有人,有人的地方就种粮,粮多的地方就酿酒。纵观古今中外,水、粮、人、酒四者都是相伴相生。酒与人一起跨越历史长河,共同见证文明的兴盛与绵延。
汾州,古代区划名,于北魏太和年间(公元488年)设立。往后到了北齐,武成帝高湛写信说道:“吾饮汾清二杯,劝汝于邺酌两杯”。其中的汾清就代表汾州所产之酒;再到唐宋,宋《北山酒经》中记载:“唐时汾州产干酿酒”,《酒名记》有“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”;后到明朝万历年间,汾州升格为府,“名府曰汾州,县曰汾阳”。成为山西明清时期的九府十六州之一。
由此可见,汾州自古出佳酿,酿酒历史源远流长。如今汾州千年风云变幻,酿成了一杯汾州酒。
尤其明朝以后,晋商成为中国商帮,足迹遍布全中国,甚至涉足欧亚大陆。在晋商和山西大移民的推动下,白酒酿造技艺在全国遍地开花。以至于不少古代名酒中,都带了一个"汾"字。时至今日,凭什么说天下清香出汾州呢?
靠的便是天赋!
汾州——大山上下
山西高原上有吕梁、太岳、太行三道纵向山脉,横向则自南到北有中条王屋、恒山、五台等补位,从北到南分别形成了桑干河谷、漳水、衡水、卫水等源头的长治盆地,这些谷地肥沃非常适宜耕种。良好的气候环境,更造就了好的微生物生态。
六千年以来,千百种微生物经千年的选择、淘汰、优化、繁衍后,在这里安家落户。这些酿酒精灵栖息在汾州地区的空气中,它们在时光里传承,在岁月里繁衍。千年绵延,生生不息,才成就了汾州大地这一酿酒圣地,也揭开了那牧童一指的秘密。
汾河流域的晋中盆地也受到了地形的庇护,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脉在冬季抵挡了冷空气入侵,季风气候不止决定了盛夏的充足降水,还使得这里春季和初夏的基调是明媚的阳光。这几个月刚好是高粱这种喜光作物最需要光照的时期。日照越多,气温日夜差越大,高粱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干物质和糖分越多,也就越利于酿酒。
汾州——大河涛涛
酒是人类文明的象征,而文明的诞生离不开水。
放眼世界,大江大河,大多的古文明、大多的古建筑等,都集中在这条“北纬37°“这一地球生命线上。而汾州就位于此。北纬37°,是世界河流带,是世界文明带,更是世界名酒带。
再看中国,表里山河的山西, 汾河流入晋中盆地之前,缠绕于群山,出山后,又将与经碳酸盐岩过滤的大小山泉与支流汇聚,滋养美酒飘香的盆地沃土。
中国白酒的灵魂,便是遵循自然酿造,开放生产,让多种微生物在多道工序,共同参与发酵,共同酿造。
正是这得天独厚的好生态、得天独厚的好粮食、得天独厚的好水源,共同构建了 “天下清香出汾州”的天赋产区优势。同时也成就了汾阳两大历史名酒:一个是汾酒,一个是汾州酒;汾酒是1949年国营汾酒厂,一个是1954年的国营汾阳县酒厂。
山西汾阳市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54年,其前身为公私合营组建的国营汾阳县酒厂,是一家主导生产“汾州”牌清香型白酒的大型企业,1987年被命名为吕梁地区甲级企业,1988年晋升为山西省级先进企业,1991年被生产指导会命名为国家二级企业,1996年成为吕梁地区明星企业,2002年彻底改制为股份制民营企业,后厂名变更为“山西汾阳市酒厂股份有限公司”。2016年,酒厂全部搬迁到汾阳市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。
如今的山西汾阳市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坚持薪火相传、推陈出新,实施“大思路、大动作、大投入、大发展”战略,2014年先后投资近亿元建设了占地面积8.7万平方米的新厂区,建成贮藏面积为15000平方米、气势宏大的汾州洞藏酒库,投资7600万元新建了办公、成装、酿酒车间,从企业文化、品牌营销、工艺创新和质量管理等各方面持续加大投入,坚持以人品酿酒品,声誉遍及三晋大地、华北区域、乃至全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