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台牵手中国艺术大家:促进酒文化与艺术的深度融合
初冬的茅台,除了酒香氤氲,酒文化与艺术在赤水河畔的碰撞同样令人神往,值得久久回味。
11月28日,全山石、邵大箴、奚静之等国内知名的画家、理论家到集团公司开展文化交流活动,共同探讨并促进酒文化与艺术的深度融合,从艺术角度为“文化茅台”建设探寻新思路和新路径。
集团公司总经理李静仁,副王焱出席活动。
走进茅台,艺术家们除了收获茅台酒的醇香,更收获了艺术与酒文化碰撞带来的美的体验。
全山石(左一)、邵大箴(右二)、奚静之(左二)一行在王焱(右一)的陪同下参观酒库
文化交流活动中,公司专门为艺术家们准备了茅台酒封坛仪式。虽已是耄耋之年,但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却精神矍铄,纷纷饶有兴致地参与到封坛仪式中来。选坛号、题写封条、贴签封坛,每一个步骤,犹如绘画创作,艺术家们始终神情细致、用心对待。
酒如人生,百味俱呈。在勾贮车间,三位艺术家兴致勃勃地品鉴了陈年茅台酒,他们端起酒杯,细细端详着杯中微微泛黄的酒液,在品酒师的解说下,亲身体验了茅台酒带来的美妙享受。“的酒与艺术的融合,就会产生妙的‘中国味道’”,全山石对茅台大加称赞。
第二次来到茅台,全山石将自己于上世纪70年代创作的《二郎滩渡口》版画赠与茅台以作留念。全山石以油画创作著称,红色文化在他的画笔下被赋予艺术美感,红色文化成为茅台与艺术家们共同的精神信仰。再度来到茅台,岁月流逝,艺术却能永恒。
李静仁讲话
此次“茅台酒与艺术创意——画家、理论家茅台行交流活动”由公司与浙江全山石艺术中心共同举办。围绕“如何建设文化茅台”“茅台酒与艺术的融合”命题,李静仁、王焱同艺术家们作了面对面的交流取经。
李静仁表示,酒文化与艺术向来就是一对“双生子”,二者都是人类追求自由与人性解放的产物,酒文化与艺术的融合具有共同的精神诉求。“文化茅台”建设是新阶段茅台发展所需,就是要通过此举系统性地提升企业软实力,以更高的文化站位推进茅台稳健发展、行稳致远。目前,“文化茅台”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,正是需要向在座的艺术家学习取经,通过不同文化形式的融合,高质量推进“文化茅台”建设。
王焱讲话
“酒始于智者,后世循之。以之成礼,以之养老,以之成欢。”王焱说,酒文化融入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基因,传承和弘扬中国酒文化是茅台义不容辞的责任,“文化茅台”建设实践除了需要开放包容的姿态、久久为功的韧劲,同时也需要跨界同艺术家们交流探讨,借助艺术的视野助益“文化茅台”建设。
全山石讲话
“茅台酒本身就是一种艺术,通过亲身体验后,让人体会到一种美感。”全山石表示,茅台之行,为他提供了新的创作方向和题材。他说,酒的元素很少被融入油画创作中,文化的成长离不开交流与融合,将酒文化与油画艺术结合起来,这项新的课题,值得年轻一代艺术家考量和尝试,通过二者的深度融合,必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邵大箴讲话
邵大箴认为,茅台酒既是物质文化,也是精神文化,当酒文化与艺术相结合,就会形成新的文化形态。艺术家的创作基于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,酒是刺激感性思维的催化剂,灵感往往源于感性思维,酒文化与艺术具有内在的联系性,二者的融合就变得理所当然。
奚静之讲话
“浔阳江头夜送客,枫叶荻花秋瑟瑟。主人下马客在船,举酒欲饮无管弦。醉不成欢惨将别,别时茫茫江浸月。”奚静之以《琵琶行》为例说明酒与诗歌的关系,她说,酒文化与诗歌、文学、戏曲、绘画等有内在联系,希望未来通过与茅台一道努力,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将酒文化和艺术融合起来,为“文化茅台”建设提供理论支撑。
会议现场